当前位置:首页 调研学习
党建赋能促发展 ,“先锋自然”敢担当
时间:2025-05-23点击数:460来源: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一、背景分析

自然资源系统作为要素保障、资源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而在自然资源领域,坚持党建引领与激发敢担当的精神,是推动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两者相辅相成,党建引领为自然资源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组织保障,敢担当则是落实党建要求、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行动。近年来,丹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先后多次荣获“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一等奖”、“十佳优质效能服务单位”、“敢担当攻坚优秀单位”“十佳基层党建书记项目”等,实现了以党建促发展、以党建引领提升担当作为的良好效应。

二、经验做法

(一)政治引领:筑牢担当之“魂”,凝聚使命共识

自然资源领域涉及国土空间规划、耕地保护、生态修复、资源开发利用等核心工作,直接关系国家战略安全和民生福祉。我们通过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支部“五事联动”主题党日、“书香自然”讲堂、红色党性教育等形式,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工作的重要论述,强化“必须担当”的使命意识,推动党员干部深刻认识自然资源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中的政治责任,解决“为何担当”的认知问题。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土地审批、矿产资源管理中坚守政治原则,杜绝“重开发轻保护”“重眼前轻长远”的短视行为。通过政治引领,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党中央关于自然资源管理的决策部署(如“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 ”)转化为具体工作目标,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丹阳自然资源工作,确保“两个维护”在自然资源系统落地生根。

(二)组织赋能:夯实担当之“基”,建强战斗堡垒

基层党组织是自然资源工作的“神经末梢”。我们通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党支部,选优配强党务干部,围绕参与经济建设、服务重大项目、推进乡村振兴“三个重点”,牢牢树立“大党建”理念,进一步找准找实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着力点,构建“一机关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矩阵模式。例如行政执法党支部聚焦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创建党建“一线工作法”,以党建工作引领执法工作,以执法工作支撑党建工作,教育引导党员合力扛起自然资源“守门员”时代重任;规划管理党支部通过立足岗位职责,突出规划保障,充分发挥全体党员同志自然资源和规划支撑与保障作用,助力乡村振兴;不动产登记中心党支部以“党建联盟+不动产登记”为引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推进党建和业务有机结合、深度融合,打造“丹心为民、阳光登记”服务品牌,得到了办事企业和群众的充分认可。能力提升方面,我们开展了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知识竞赛,提升党员骨干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自然资源执法、不动产登记等领域的专业能力,破解“不会担当”的能力瓶颈;选人用人方面,我们突出“担当作为”导向,建立“党建+业务”双考核体系,将耕地保护、生态修复等核心指标纳入党员干部绩效评价,对在重大任务中表现突出的优先晋升、评先评优;容错纠错方面,我们建立“敢担当”正面清单和容错免责机制,对因工作创新、先行先试出现的非原则性失误给予包容,消除“不敢担当”的后顾之忧,让党员同志“轻装上阵”。

(三)创新突破:拓展担当之“路”,破解发展难题

自然资源领域面临诸多难题,如产业项目用地报批、闲置资产盘活利用、农业农村振兴发展等,敢担当就要求党员干部打破“守摊子”思维,在合规前提下积极开展探索创新。我们落细落实村庄规划 支点作用,实现全市130个行政村实用性村庄规划应编尽编,精准服务乡村振兴发展;我们持续优化不动产登记服务,在全省率先开展一码+三维地籍建设,构建全生命周期业务高效协同、系统共享集成的管理体系,同时积极化解安置房、保交楼(房)办证难,开展专项攻坚行动并取得显著成效;我们聚焦当地 “敢丹当”攻坚事项,强化“红色引擎”驱动,充分发挥 党建书记项目引领作用,创新制定了“领导挂钩+专班专办+专人保障”的重大项目服务帮办机制,落实“周更新、月调度”制度,及时调度用地进展情况,确保用地保障工作始终有压力有动力,全面推行多证合一”“多测合一”“多验合一改革, 大幅提升用地审批效率和土地使用率,实现“拿地即开工”;我们持续深化宣传引导,开展耕地保护进万村、丹阳城市记忆图片展、世界地球日、测绘法宣传日等活动,积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推动自然资源工作向纵深发展。

(四)作风护航:涵养担当之“气”,锤炼过硬品格

严明的纪律是党的生命线,守纪律、讲规矩是确保自然资源系统正确政治方向的必然要求。监督约束机制,规范担当行为,我们将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在大是大非问题上采用“大雨漫灌”,在日常细节问题上采取“细雨滴灌”,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防止“乱作为”“胡担当”。制定印发《全局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加强监管预防腐败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围绕自然资源领域加强监管预防腐败专项治理8项重点内容,将专项治理要求传达到每一名党员干部职工;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我们紧盯用地用林用矿和规划审批、执法监察、资质审批等权力集中、涉企往来多、风险点较为突出、违纪违法案件多发高发的领域,共梳理和排查出了 69个廉政风险点,制定了防控措施,形成了《丹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廉政风险防控清单》,确保各项纪律要求落地生根、政令畅通、取得实效;加强重点时期的针对性宣传,如中秋、国庆、春节前,都会通过发送廉政短信、签订承诺书等形式,向党员干部提前打招呼,严防违纪行为的发生。同时,我们以作风的全面改进促进内部管理规范发展,在完成各项制度规范制定的基础上,通过督查来促进制度的落实,刀刃向内自加压力,主动与市作风效能办联系对我局进行“点单式”明察暗访,并由局机关纪委联合督查科,不定期对全局各部门交办工作落实情况、工作纪律执行情况进行专项督查,促进自然资源队伍担当作为。

三、认识体会

自然资源领域的党建引领,本质上是通过加强党的领导,解决“为何担当、如何担当、敢于担当”的根本问题,自然资源领域的“敢担当”,本质是政治担当、责任担当、为民担当的统一。我们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更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

(一)以政治引领铸魂,解决“为何担当”的根本问题

党建引领的首要任务是筑牢政治忠诚。自然资源领域每一项决策都关乎国计民生:划定18亿亩耕地红线,是守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是践行“两山”理念的具体行动;保障重大项目用地,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体现。记得在一次卫片违法用地整改推进工作中,面对个别企业对政策的不理解,我们组建党员突击队,带着政策文件上门宣讲,用“国之大者”的道理讲清耕地保护的重要性,最终赢得了支持配合。这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把“两个维护”融入岗位职责,从政治高度看待业务工作,才能明白担当不是个人勇气,而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绝对忠诚。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党员干部带头深入基层调研,将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政策要求嵌入规划细节,让“一张蓝图绘到底”的背后,始终有党的领导贯穿始终。

(二)以思想引领赋能,破解“如何担当”的方法路径

理论清醒才能行动自觉。党建引领的关键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特别是学深悟透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工作的重要论述。在处理界牌某工业园区土地低效利用问题时,我们曾因担心企业抵触而畏首畏尾。通过党支部专题学习“集约节约用地”重要指示精神,大家茅塞顿开:推动“腾笼换鸟”不仅是盘活资源,更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随后,我们创新“党员包联”机制,一对一上门解读政策、制定解决方案,2024年度全市促成盘活闲置低效土地247宗、面积6082亩,这说明,理论学习不是空洞的教条,而是破解难题的“金钥匙”。

(三)以组织引领固本,夯实“敢于担当”的底气支撑

党组织是担当作为的“主心骨”。在重大任务面前,我们坚持“项目推进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比如在重点项目用地报批中,采取党员自荐、党支部推荐等方式,优选 “红色代办员”,并成立临时党小组,党员牵头协调发改、住建、环保等部门,实行“清单化”攻坚,2024年某重点产业项目从用地报批到落地开工时间缩短50%,实现“项目等地”向“地等项目”转变,这种“支部建在连上”的传统,让复杂任务有了攻坚堡垒,让党员干部有了“跟我上”的底气。

(四)以作风引领塑形,守住“干净担当”的廉政底线

自然资源领域掌握着资源配置、行政审批等权力,稍有不慎就可能滋生腐败。党建引领必须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我们多次开展各种形式的警示教育活动,让党员干部明白“敢担当”不是“乱作为”,既要在服务发展中主动作为,也要在廉洁自律上守住底线。在某次土地出让工作中,有企业试图通过“打招呼”获取便利,负责同志当场严厉拒绝,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干净”与“担当”的统一性。群众事无小事,党组织要善于“小题大做”,将我们业务工作中的“小麻烦”引申为替群众谋福祉的“大问题”。司徒镇丁庄村村民王某在办证过程中不幸去世,其家人在丧亲之痛中,却不得不面临办证难题,对此我们新区中心所党员上门服务、主动联络,协调开通绿色通道,以最快速度为王某家人解决了实际困难,当得到群众拿到房产证时的满心认可时,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担当的最终落脚点是人民满意,只有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才能让党建引领有温度、见实效。

回首过往,我们自然资源事业的每一次突破,都离不开党建引领下的担当作为;展望未来,面对资源约束趋紧、改革任务繁重的挑战,唯有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敢担当成为干部的自觉行动,才能在严守资源安全底线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平衡中展现智慧,最终以自然资源保护的实效、服务发展的质效、群众满意的成效,诠释“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