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市妇联党支部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机关工委的有力指导下,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锚定“服务大局、服务妇女、锻造队伍”核心任务,推动机关党建与妇联业务工作深入融合、同频共振、协同创新,切实履行团结凝聚广大妇女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使命。
一、铸魂领航,淬炼政治建设鲜明底色
一是深学细悟,筑牢思想根基。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对妇女事业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强化理论武装。构建“中心组示范领学+支部常态研学+线上平台自学+现场教育践学”四位一体学习体系,科学制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及支部党员学习计划,推动党员干部学深悟透、知行合一,切实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
二是多维宣贯,凝聚巾帼共识。深化“巾帼大学习”“巾帼大宣讲”品牌建设,整合全媒体资源,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宣传矩阵。聚焦新时代新思想实践、最美家风传承、婚育新风倡导等主题,开展系列宣讲活动,以生动鲜活的形式增强妇女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与情感认同。
三是守土尽责,强化阵地管理。进一步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常态化开展舆情风险排查,稳妥处置突发事件和敏感舆情。充分发挥巾帼党性教育基地、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站、妇女微家和“丹阳女性”微信公众号等线上线下思想舆论主阵地作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领导权、主导权和话语权。
二、固本强基,锻造组织建设坚实堡垒
一是压实责任,健全党建体系。压实党组主体责任和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一岗双责”责任,推动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层层落实责任。党组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上半年专题研究部署机关党建工作2次。
二是严管厚爱,锤炼过硬队伍。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组织全体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常态化开展党员谈心谈话,落实好关爱激励机制,不断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
三是结对共建,激发组织活力。积极响应机关工委号召,扎实推进“机关进社区 联建惠民生”活动,携手结对社区共同实施“巾帼筑温情 联建‘幸福家’”项目。一是赋能家庭教育,举办“家教润心 成长同行”公益讲座,帮助家长掌握科学教育方法;组织社区家庭开展亲子非遗文化体验活动,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中促进亲子交流。二是守护妇儿权益,开展“丹心护花 法润万家”普法宣传,增强家庭法治意识。三是提升服务技能,推出巾帼家政培训课程,涵盖母婴护理、家居收纳等实用内容,助力妇女拓宽就业渠道。四是传递组织关怀,在“七一”前夕,联合社区走访慰问部分困难党员家庭和困境妇女儿童家庭,传递党组织温暖。
三、融合共进,推动党建妇建协同发展
一是巾帼筑梦,激活创业创新动能。以“红色赋能 ‘她’创精彩”书记项目为抓手,着力打造富有妇联特色的护航妇女创业创新党建工作品牌。今年以来,党组书记牵头开展调研,组建党员业务指导队,深入摸排妇女群体发展诉求,提供多元服务。联合人社部门举办“春风送岗位”女性专场招聘会,实施“妈妈岗”灵活就业促进计划,推出一批工作时间、管理模式相对灵活的就业岗位。与市科协共同举办“指尖非遗承匠心 科技智创启新程”——女科技工作者文化与科技交融体验行活动,促进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
二是巾帼护航,夯实权益保障基石。持续落实把维权工作做在平常抓在经常落到基层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市、镇(区、街道)、村(社区)三级妇联组织维权工作联系联动,用好用实妇儿维权五项机制。强化基层妇联干部维权实务培训,提升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能力。深化“丹心护花 法润万家”普法宣传活动,重点围绕妇女权益保障“一法一条例”广泛开展“巾帼普法乡村行”活动,营造尊重和维护妇女权益的浓厚社会氛围。
三是巾帼关爱,探索精准关爱模式。持续优化“织爱行动”、困境妇儿家庭精准微关爱、“爱心妈妈”等公益项目,支部党员聚焦困境妇女儿童物质帮扶与精神关爱需求,整合各类资源给予“物质+服务”多维救助。持续做好低收入“两癌”妇女救助工作,用好“织爱行动”项目筹款,组织开展“三八”关爱低收入“两癌”妇女、我和“爱心妈妈”共植树、“暖芽护梦”六一慰问等活动,努力扩大关爱服务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