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组宣工作
深学细悟强党性 实践调研促提升
时间:2025-07-01点击数:612来源:党校

 

为进一步强化实践锻炼,锤炼干部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提升善谋实干、勇挑“千斤重担”的专业素养,近日,丹阳市第二期市管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进修班学员分四个课题小组开展调研活动,通过走访观摩、专题研讨等方式,全面掌握基层工作情况,系统梳理瓶颈难题,科学谋划破题路径和实施方案,取得了扎实的基层调研成果。

第一组:文旅产业发展研究

调研组走进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听取了全市文旅工作汇报,重点了解“四个文化带”建设、文旅融合项目、乡村旅游升级及消费场景创新等情况,并围绕运河1958文化园、水晶山休闲运动区等特色项目展开交流。针对景区质量不高、吸引力不足、服务平台缺失等问题,学员们深入探讨了南朝皇陵保护与开发利用和西门老街文化街区改造等议题。大家表示,将立足此次调研成果,聚焦文旅高质量发展,形成具有建设性的调研报告,为擦亮丹阳文旅品牌、增强文化自信贡献智慧力量。

第二组:加强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学员们来到珥陵镇,实地考察了苏南储备粮仓储基地,了解粮食仓储规模及质量管理,感受现代化粮储水平;参观了乡村振兴展厅,学习“党建+产业”“非遗+电商”等创新模式;走访了珥城村,听取村党委书记周忠阳关于队伍建设、集体经济和社会治理的经验介绍。他们表示,将借鉴“党建+”工作模式、资源整合思路和基层治理创新做法,结合岗位实际探索发展路径,为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第三组:数智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学员们深入珥陵镇,首先考察了苏南储备粮仓储基地,详细了解这座总仓容20.84万吨的现代化粮库建设情况,对其智能化管理模式和数字化技术在粮食储存中的创新应用表示赞赏。随后,在珥陵乡村振兴展厅,重点学习了“五联五共”联合体党委发展模式,深入探讨了资源盘活、产业培育等乡村振兴关键问题。最后,在珥城村乡愁记忆与草根创业街区,实地调研了通过盘活5400平方米闲置土地实现村集体年增收40万元的典型案例。通过此次调研,学员们深刻认识到科技赋能、党建引领和文化创新对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表示将认真总结珥陵经验,围绕数字农业发展、乡村资源整合、特色产业培育等课题深化研究,为推进丹阳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力量。

第四组: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调研组选取丹阳汽车零部件产业为样本,先后走访市汽车零部件商会和江苏超力电器有限公司等代表企业。通过实地考察和座谈交流,深入分析产业发展现状:一方面,丹阳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部分企业在细分领域具备技术优势;另一方面,也面临创新能力不足、高端人才短缺、数字化转型缓慢等挑战。基于调研发现,建议从四个维度发力:一是“向新发力”,加大研发投入;二是“向高而攀”,培育龙头企业;三是“向优而行”,强化重点项目;四是“向智借力”,深化产学研合作。通过系统施策,推动丹阳汽车零部件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方向转型升级。

本次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和专题研讨,重点围绕丹阳文旅融合、党建工作机制、数智赋能和科技创新等主题进行了深入学习。既总结了成功经验,又针对瓶颈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学员们表示,将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实践,持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运用,未来将以更开阔的视野、更创新的思维、更务实的作风,为丹阳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